地图 - 普热梅希尔 (Przemyśl)

普热梅希尔 (Przemyśl)
普热梅希尔(Przemyśl;Перемишль)是波兰东南部的一座城市,人口为67,847人(2005年). 该市的地理坐标为49.78611°N, 22.77389°W.

普热梅希尔拥有悠久的历史,和有利的地理位置,位處Przemyśl Gate,一个连接山地和平原的地区,交通便利,土壤肥沃,又濒临适于航行的桑河. 重要的贸易路线经过该市,确保其重要地位.

普热梅希尔是波兰南部第二古老的城市,仅次于克拉科夫. 早在8世纪已经创立. 该地区随后属于大摩拉维亚. 普熱梅希爾地區約在9世紀時開始成為波蘭、基輔羅斯及匈牙利爭奪的地方. 該地區在981年首次被文獻提及(由聶斯特),當時基輔羅斯的弗拉迪米爾一世奪取了該地區. 波蘭在1018年重新取得該地,1031年又被羅斯奪回. 普熱梅希爾後來成為加利西亞-沃里尼亞王國的一部分.

1340年,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取得普熱梅希爾. 大約在這時,第一個羅馬天主教的教區在該城設立.

该市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. 像附近的利沃夫一样,该市的人口由许多民族组成,包括乌克兰人、波兰人、犹太人、德国人、捷克人和亚美尼亚人. 17世纪末,繁荣走到了尽头,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波兰-立陶宛联邦的全面衰落. 衰落持续了一百多年,直到18世纪末城市人口才恢复到过去的水平.

1754年,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在該城建立了第一間公眾圖書館.

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後,普熱梅希爾成為奧地利帝國的領土. 1861年,連接普熱梅希爾和西面克拉科夫及東面利沃夫的鐵路興建.

從19世紀中葉至一次大戰前,奧匈帝國在普熱梅希爾的周圍建造了多個要塞,設計上可容納守軍85,000人,最終駐守當地的軍隊達12萬人.

1914年8月,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,俄国军队在战斗开始时击败奥匈帝国军队,迅速进入加利西亚,普热梅希尔要塞有效地发挥了作用,阻止了30万俄国大军向喀尔巴阡山关口和西里西亚首府克拉科夫的推进. 第一次普热梅希尔包围战中,奥匈帝国暂时获胜,不过俄国军队重新开始推进,1914年10月再次包圍普熱梅希爾要塞,守軍最終於1915年3月22日投降,俄軍俘虜了126,000人及700門大炮. 守軍在投降前破壞了所有要塞工事. 俄軍佔領當地的時間不長. 同盟國軍隊反攻,於1915年6月3日收復普熱梅希爾. 在普熱梅希爾周圍的戰事中,雙方共有多達115,000人陣亡、受傷或失蹤.

奧匈帝國解體後,波蘭人與烏克蘭人爭奪普熱梅希爾. 波蘇戰爭結束後,普熱梅希爾成為波蘭第二共和國的領土. 1931年普熱梅希爾有人口62,272人. 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 (Przemyśl)
地图
Microsoft Bing - 地图 - 普热梅希尔
Microsoft Bing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Esri.WorldImagery
Esri.WorldImagery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Esri.WorldStreetMap
Esri.WorldStreetMap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OpenStreetMap.Mapnik
OpenStreetMap.Mapnik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OpenStreetMap.HOT
OpenStreetMap.HOT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CartoDB.Positron
CartoDB.Positron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CartoDB.Voyager
CartoDB.Voyager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OpenMapSurfer.Roads
OpenMapSurfer.Roads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Esri.WorldTopoMap
Esri.WorldTopoMap
地图 - 普热梅希尔 - Stamen.TonerLite
Stamen.TonerLite
国家 - 波兰
通貨 / Language  
ISO 通貨 規約符號 有效数字
PLN 波兰兹罗提 (Polish złoty) zÅ‚ 2
ISO Language
PL 波兰语 (Polish language)
鄰里社區 - 国家  
  •  乌克兰 
  •  俄罗斯 
  •  德国 
  •  捷克 
  •  斯洛伐克 
  •  白俄罗斯 
  •  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 
行政区划
City, 村,...